乐鱼网官方网-全国闪式提取器多级闪蒸器厂家直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闪式高速提取仪
华友钴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乐鱼网官方网 发布时间:2024-04-22 18:13:00

  2023年,公司坚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坚持“上控资源、中提能力、下拓市场”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之路,坚持“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持续深化产业一体化全球布局,全面打造产业一体化综合竞争优势,努力构建产业一体化新质生产力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直面复杂严峻的产业形势、迎接供需关系的逆转挑战、应对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全力以赴、以变应变,贯彻争先创优、提质进位的工作要求,坚定落实全面统筹、强化保障、优化结构、管控风险的经营思路,加强生产、供应与市场的统筹,优化资源、产能与需求的匹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完成了从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向中国企业500强的历史性跨越。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拓展全球锂电材料市场,着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充分的发挥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优势,实现了主要营业产品产销逆势增长,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经营国际化程度全方面提升。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近15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31%。正极材料出货量约9.5万吨,同比增长约5%,8系及9系以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超过6.7万吨,占三元材料总出货量的约83%;钴酸锂出货量超过1.3万吨,同比增长32%。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深耕韩国市场,与浦项化学、浦华公司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供货协议;在巩固LGC、POSCO、L&F等战略客户基础上,强化LGES电池链关系,同时进入SDI、Ecopro等高价值供应链。快速突进日本市场,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日本车企供应链,多款前驱体新产品实现产业链深度合作开发;积极布局欧美市场,与福特汽车签署《PCAM供应协议条款清单》,与VW、Ford、BASF等欧美本土正极-电池-汽车链深入全球化合作。基本的产品已覆盖LGES、宁德时代(300750)、大众国轩、亿纬锂能(300014)、远景AESC、卫蓝新能源等全球动力电池品牌企业,大范围的应用于特斯拉、宝马、Steantis、蔚来、大众、现代起亚、福特等电动汽车,公司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钴产品出货量约4.1万吨(含受托加工和内部自供),同比增加12%;镍产品出货量约12.6万吨(含受托加工业务和内部自供),同比增长88%,公司电解镍产品成功注册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交割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实施“支撑产业、引领未来”的科创战略,以技术进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研制助力市场开拓,加大科研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强科研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发展动力,为公司提升一体化竞争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华友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及天津巴莫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公司和华友新能源衢州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天津巴莫被授予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天津市优秀企业重点实验室;成都巴莫荣获四川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100强企业;华友新能源衢州获得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高性能动力电池用前驱体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有色工业科技一等奖;“三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的新型反应结晶器设计及应用”荣获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发明专利“一种特殊微纳结构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获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动和强化IPD产品研发,高性能动力电池8-9系NCM前驱体产品研究开发、Ni90+超高镍单晶产品研究开发等研发项目完成结项,围绕Tesa、CATL、LGC等行业主流客户研发和量产多款中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高电压300A8、302A9、300A9等四钴新产品实现量产转化;正极材料聚焦国内外重要客户展开覆盖式新品开发,其中多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高电压钴酸锂新产品投入量产;中镍产品厚积薄发,成功开发4.35V-4.4V中镍高电压Ni60-68等系列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新产品的研发和量产,逐步提升了公司“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实现了主流产品、主流市场、主要客户的覆盖突破,为拓市场、增订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科技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合作共建、共赢未来”的开放理念,加强在资源开发、材料制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开放合作,深化与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关系,以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深化全球一体化布局。在下游材料端,启动在匈牙利投资建设匈牙利巴莫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项目,并获得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的定点供货协议;与LG化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前驱体及正极材料整体价值链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并计划于印尼设立高压酸浸湿法冶炼、精炼、前驱体合资公司,于摩洛哥设立锂盐加工合资公司;启动印尼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建设;上述项目的建设将打通国际供应渠道,实现欧美市场突破。在上游资源端,与淡水河谷印尼、福特汽车签署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aa项目相关正式合作协议并完成项目公司股权交割,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Sorowako湿法项目确定性合作协议,锁定了两大矿山低品位褐铁矿的独家供应,将为Pomaaa及Sorowako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今年3月,成功完成AJB和WKM两个印尼矿山项目的少数股权交割,逐渐增强了公司镍矿资源储备。在资源循环端,与华晨宝马举行“华友再生锂电材料华晨宝马新能源车”交付仪式,共同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回收体系,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取得了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合作成果并成功交接合作产品。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新阶段,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开放、国际化合作、全球化布局,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成为维护产业稳定、供应畅通的重要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产业形势变化,坚持“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强化资源开发、完善产业规划、统筹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一体化协同优势逐步发挥,产业链控制能力慢慢地加强。印尼区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6月开始部分产线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作为目前全球顶级规模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华飞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支撑公司一体化发展格局,对全球镍行业格局产生划时代意义的影响。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实现达产;华翔5万吨镍金属量硫酸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Pomaaa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区配套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碳酸锂产线年一季度实现达产达标。衢州和广西等地部分电镍项目建成并达产。欧洲区匈牙利巴莫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衢州、广西等地园区在规划调整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公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产业项目适当延期,部分项目重点推进,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材料一体化先进制造基地。一批战略性重点项目获得了实质性突破,取得了标志性成果,逐渐增强了公司产业一体化协同优势和发展后劲。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低碳绿色可持续”的转型战略,大力提升ESG管理上的水准,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可持续支撑公司产业一体化发展。公司入选福布斯中国2023年度ESG启发案例、上市公司ESG百强、2023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华友新能源衢州荣获国家绿色工厂称号,并通过国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SGS“碳中和”审核认证;华友新能源衢州、资源再生、华金公司被授予“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称号;公司、华友循环、成都巴莫上榜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碳中和领域最具成长性企业”;成都巴莫正极材料入选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荣获国家工信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四川省零碳先锋企业;华友循环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取得了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合作成果并成功交接合作产品;向华晨宝马提供梯次利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绿电的循环利用。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ESG管理,基于诚信、平等、透明等原则与利益相关方展开全面沟通,确定业务相关的ESG重大议题,做出相应的政策承诺与目标确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内、刚果(金)、津巴布韦、印尼等运营所在地,公司所属单位积极开展助学捐赠、慈善捐款、社区建设、抗灾救助、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加强矿产品供应链尽责管理,发布《关键矿产供应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联合行动倡议》,为产业治理贡献华友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价值创造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坚持产融结合强化资金保障,推进“六化融合”加强运营管理,不断夯实安全环保、财务管理、合规管控、资金链安全等全方位的一体化产业管控能力。在安全环保方面,从始至终坚持“安全环保大于天”的安环理念,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多措并举提升安全环保管理能力,安环管理上的水准持续提高;在财务管理方面,贯彻经营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以业务实质为基础的工作理念,根据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分类,落实精准划分、精准核算、精准激励的原则,划小核算单元、强化独立核算、压实经营责任,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完善;在合规管控方面,加强日常经营合规监管以及数据合规安全保障,推进反贿赂合规体系建设与认证项目,构建税务合规管理体系,严格履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信息公开披露义务,合规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在制造运营方面,大力推进工艺短程化、装备大型化、产线自动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绿色化的“六化融合”,生产管理和智能制造水平逐渐增强;在资金保障方面,公司继续坚持产融结合发展的策略,紧抓长期资金市场时间窗口,于3月底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的批复,并于7月初成功完成GDR的发行,募集资金约5.83亿美元;华飞湿法冶炼项目84亿人民币银团完成组建;华友衢州成功引入省产业基金、东方资产等投资人;三年期3亿美元等值多币种可持续发展贷款正式落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4.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3%。GDR的成功发行、银企合作的深入推进以及经营性净现金流的持续提升,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新能源汽车发展承载着对于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重塑能源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过去几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新能源车企依靠我国本土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出了先发优势,新能源汽车慢慢的变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当前,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快速地发展阶段迈向全球化、智能化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报告期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持续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产量为95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6%。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一马当先的优势”和“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有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将有利于持续巩固拓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形态趋势;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从全世界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亦保持强劲势头。EVTank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欧洲、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49.5万辆、294.8万辆和146.8万辆,累计占全球销量的95%,同比增速分别为37.9%、18.3%和48.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确定性持续得到加强。

  新能源汽车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报告期内,高工锂电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电正极市场出货量248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65万吨,同比增长2%,市占率为26.2%,较上年下降7.5%。2023年末,本轮锂电材料环节去库存周期出现接近尾声迹象,2024年有望逐步转入库存稳定和补库阶段。三元材料体系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的技术路线之一,高镍、高电压三元材料因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伴随镍、钴、锂等核心金属原料价格逐步回归理性,三元材料性价比的提升或将有利于三元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回升。同时,在新能源车技术路径向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长续航能力发展的趋势下,半固态、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材料体系全面优化,驱动正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升级,高镍三元动力电池技术得到加速推广与普及,电池用镍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上海有色网发布数据,2023年国内硫酸镍产量约42.2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2.12%。未来随着高镍三元材料加快速度进行发展、4680电池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硫酸镍及上游镍原材料的需求预测将保持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受产业创新、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需求呈现明显回暖态势。根据中国信通院和Canays数据,2023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89亿部,同比增长6.5%,增长转正;2023年全球PC出货量为2.47亿台,同比下降13%,跌幅明显收窄。国际研究机构IDC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同比下降3.2%,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快速提升至8.5%,进入拐点后加速期,巩固了2024年的复苏预期。报告期内,新一代移动通讯5G加快速度进行发展,5G手机渗透率逐步的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3年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4亿部,同比增长11.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2.8%。未来5G、6G、AI技术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终端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化,各类新技术的持续商业化应用将逐步提升手机对电池带电量的需求,从而带动含钴锂电池的市场需求维持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5G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的策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起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很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巩固自身钴行业领先者地位的同时,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力争成为全世界新能源锂电行业领导者。

  公司主要是做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企业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构建科技华友、绿色华友、开放华友。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聚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材料,产品大多数都用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池、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正极材料产品主要是通过混料磨料、高温烧结、粉碎分解等工艺来制备。生产正极材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子公司内供和市场化采购。正极材料的客户为锂电池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锂金属的市场行情报价,结合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

  新能源业务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支撑,逐步的提升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实现产量、质量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国际高端品牌汽车产业链、国际储能市场和消费类电子市场。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已经大批量供应宁德时代、LGES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客户,形成了丰富的产业生态链,并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动汽车;氧化钴锂产品已全方面进入全球主流消费电子供应链,全方面覆盖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等终端手机厂。作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转型的战略重点,公司新能源业务在公司未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公司新材料业务最重要的包含三元前驱体材料和镍、钴、锂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和消费类电子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是通过合成、洗涤、干燥等工艺来制备,生产三元前驱体所需的原材料主要自供,同时外购部分作为补充;三元前驱体的客户主要为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金属的市场行情报价,结合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镍、钴原料的采购计价方式按市场金属交易价格的一定折扣确定;钴产品主要是采用直销模式,在部分市场结合经销模式;镍产品主要是采用直销模式。锂原料主要自供,锂产品营销售卖主要是采用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企业主要参考镍、钴、锂等金属国际、国内市场行情报价,结合各种类型的市场供需情况,制订销售价格。

  新材料业务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公司制造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公司将上游镍钴锂资源转化为新能源材料的核心环节。新材料业务大力推进“六化融合”,持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产品研制、安全环保能力,已成为行业中先进制造、绿色制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标杆。三元前驱体产品已覆盖LGES、宁德时代、大众国轩、亿纬锂能、远景AESC、卫蓝新能源等全球动力电池品牌企业,大范围的应用于特斯拉、宝马、Steantis、蔚来、大众、现代起亚、福特等电动汽车。新材料业务以三元前驱体产品为核心,充分的发挥协同制造成本优势,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为新能源板块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为产业链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的产品。同时,新材料板块还承载着巩固公司钴新材料行业领头羊,快速拓展镍、锂商品市场的任务。

  公司资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镍、钴、锂、铜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和初加工。钴、铜业务基本的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钴铜矿开采后,通过选矿工艺生产钴铜精矿,通过湿法冶炼的方式生产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产品;钴铜矿料由自有矿山供应和向当地矿业公司采购;粗制氢氧化钴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国内钴新材料制造,电积铜产品一般销售给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镍业务基本的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镍、高冰镍等镍中间品,镍矿料主要是通过参股矿山、长期供应合作协议等方式来保障供应,以市场化采购为补充;镍中间产品主要作为国内新材料业务所需原料,主要采取与国际国内公开市场行情报价挂钩方式定价。锂业务基本的产品为锂辉石精矿、透锂长石精矿;原料主要为自供,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国内锂盐加工。

  资源业务是公司产业一体化的源头。公司通过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在刚果(金)、津巴布韦打造了稳定可靠的钴、锂原料保障体系。2018年,公司启动了印尼红土镍矿资源开发,近年来印尼镍资源开发纵深推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越公司湿法项目持续稳产超产,华科公司高冰镍项目与华飞公司湿法项目实现达产,Pomaaa湿法冶炼项目完成福特股权交割并有序开展前期工作,持续推进与大众汽车、淡水河谷印尼、青山控股集团等关于印尼镍钴资源开发的战略合作,参股数个矿山资源项目股权。印尼镍钴资源布局深入推动,为公司产业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镍钴原料保障。规模化、稳定可靠、高ESG标准、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公司打造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头羊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公司子公司华友衢州、资源再生和江苏华友分别进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四批次。公司通过回收网络体系建立、梯次利用开发、资源化利用、废料换材料和电池维修维护再制造等商业模式创新,与宝马、大众、丰田、LG新能源、一汽、长安、广汽、上汽、蔚来、理想等国内外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及电池领军企业组织广泛合作,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无害化且可持续的废旧电池解决方案。随义务开拓,公司正在形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锂电材料行业呈现出“资源开发在境外、研发制造在中国、市场客户在全球”的典型特征,技术创新和成(002001)本优势是行业关键竞争要素。公司基于这种行业特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有色精炼、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链条间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实现从资源开发到镍钴锂化学品到三元材料的协调协同,释放出公司一体化的产业协同竞争优势。

  稳定的资源保障是公司竞争力的源头,强有力的资源开发能力、高效的矿冶一体化经营能力,从源头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镍钴锂新材料产品的制造能力是公司保持行业领头羊的重要标志,低碳、短流程、绿色制造为新能源业务提供原料支持;新能源业务整合技术、研发、品管、生产等资源要素,瞄准国际、国内主流市场,实现主流产品、主流客户全覆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要素,打通从镍钴锂资源到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材料全产业链,推进一体化产业链短流程绿色制造,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的高效协同。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循环业务,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合作梯次利用开发和承接退役电池再生处理,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合作以废料换材料的战略合作模式。随义务开拓,公司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一体化布局正在持续深化,释放出强大的竞争力。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完整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能源电池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绿色钴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省级研究院”等多个高层次研发中心与院所,并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共同创建了联合研究基地,在锂电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镍钴锂矿产资源采选冶的创新工艺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具有一流竞争力的开发、评估及应用科研平台。拥有国内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以公司研究院技术骨干组成的开发团队被评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实施“支撑产业、引领未来”的科创战略,以技术进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研制助力市场开拓,加大科研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强科研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发展动力,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高性能动力电池用前驱体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有色工业科技一等奖;“三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的新型反应结晶器设计及应用”荣获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发明专利“一种特殊微纳结构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获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高性能动力电池8-9系NCM前驱体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Ni90+超高镍单晶产品及技术平台开发等项目完成结项,围绕Tesa、CATL、LGC等行业主流客户研发和量产多款中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高电压300A8、302A9、300A9等四钴新产品实现量产转化;正极材料聚焦国内外重要客户展开覆盖式新品开发,其中多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高电压钴酸锂新产品投入量产;中镍产品厚积薄发,成功开发4.35V-4.4V中镍高电压Ni60-68等系列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新产品的研发和量产,逐步提升了公司“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

  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公司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363位,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262位。公司战略布局刚果(金)铜钴资源、印尼镍钴资源、津巴布韦锂资源开发,在新能源锂电材料稳定的低成本原料供应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行业一马当先的优势。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本质,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客户结构实现全球主流新能源车企、电池客户产业链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深化与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主流产品进入LG化学、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与浦项化学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供货协议;高镍正极材料给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供应量大幅度的增加,分别用于世界知名品牌汽车产业链,多元高镍超高镍、中镍单晶高电压系列正极新产品已分别进入LG新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等重要客户及品牌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开发纵深布局和下游产业链高度协同为公司构建起了行业领先的竞争优势,伴随着产业链力量的碰撞、融合和放大,公司的朋友圈逐步扩大,高质量的资源要素不断向公司汇拢,产业互连、优势互补,公司更深更广更有力地嵌入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钴、镍、锂是锂电新能源材料所需的关键资源。经过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公司已在刚果(金)主要矿产区建立了采矿、选矿、钴铜冶炼于一体的钴铜资源开发体系,在津巴布韦进行了锂资源布局。2018年,公司开启印尼镍钴资源开发布局,目前已建成华越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华科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华飞公司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具备共计22.5万吨(金属量)镍中间品生产能力。此外,公司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共同规划建设Pomaaa高压酸浸湿法项目;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推进Sorowako矿山资源开发;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规划建设印尼湿法冶炼项目。以参股和长期供应协议的方式布局矿山资源,通过间接持股方式参股了印尼维达湾镍业和SCM矿山,为公司华越、华飞、华科等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规模化、稳定可靠、高ESG标准、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公司打造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头羊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资源项目稳步推进。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作为目前全球顶级规模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华飞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支撑集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对全球镍行业格局产生划时代意义的影响。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实现达产;Pomaaa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今年3月,成功完成AJB和WKM两个印尼矿山的少数股权交割,进一步夯实公司镍矿资源保障。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建成投产,开启了锂资源布局新里程(002219)。这些项目的实施把公司的资源控制和保障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矿冶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增强了公司掌控战略资源、挖掘资源价值的经营能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先进的管理体系。构建了以战略为导向、以年度全面预算和月度经营计划为核心、以风险管控为重点、以绩效合约为激励的集团运行机制。有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在标准化、体系化管理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能力。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建立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B/T19022、GB/T15496、AQ/T9006“六合一”管理体系,通过了IATF16949体系认证,同时在制造业务流程中引入了QCC、TPM、6S、SPC等先进的制造理念和精益生产管理工具,为公司控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保障安全环保体系可靠运行、提升经营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管理规范和工具。大力推进工艺短程化、装备大型化、产线自动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绿色化的“六化融合”,运营管理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围绕价值创造加强管理上的水准,坚持产融结合强化资金保障,逐步的提升安全环保、财务管理、合规管控、资金链安全等全方位的管理能力。

  公司格外的重视并持续加强ESG建设,ESG相关工作得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高度认可。入选福布斯中国2023年度ESG启发案例、上市公司ESG百强、2023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公司、华友循环及成都巴莫上榜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碳中和领域最具成长性企业”;华友循环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取得了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合作成果并成功交接合作产品;向华晨宝马提供梯次利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绿电的循环利用。持续进行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实施减碳降碳措施,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内、刚果(金)、津巴布韦、印尼等运营所在地,公司所属单位积极开展助学捐赠、慈善捐款、社区建设、抗灾救助、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加强矿产品供应链尽责管理,发布《关键矿产供应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联合行动倡议》,为产业治理贡献华友力量。

  为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环境污染、能源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全球各主要政府积极地推进能源革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降低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应用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推动汽车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发展电动汽车慢慢的变成了世界众多国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阔步向前、加速发展,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作为新能源汽车价值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部件的锂电正极材料产业也逐步扩大市场容量,潜力巨大。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支持鼓励的配套政策措施,对供需层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汽车以旧换新活动作出进一步部署,后续将出台汽车以旧换新行动的实施办法和政策细则,“以旧换新”或将成为2024年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主线。同时,行业企业也在加快创新步伐,共同努力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稳中有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据EVTank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8万吨,预计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80.0万辆,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超过290万吨。

  从全球范围看,减碳已成为全世界汽车产业共识,汽车工业大变革已经以新能源汽车起步,主要汽车大国都将其列为战略方向。在补贴退坡预期下,新能源汽车将进入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期,深层次市场化竞争促进汽车产业在产品研制、产业生态、发展格局等方面做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高水平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据EVTank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其中欧洲和美国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48.0%;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30.0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增量需求驱动锂电池产业迅速扩容,为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空间拓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能源格局稳步转型,镍、钴、锂作为三元动力电池必备的原材料,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根据上海有色网发布数据,2023年国内硫酸镍产量约42.2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2.12%。安泰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盐总产量约70.2万吨LCE,同比增长19.2%,2023年钴原料产量约为22.9万吨,同比增长15.8%。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数据,2040年清洁能源转型对关键矿产的需求比现在将增加2-4倍。

  新能源时代,随着能源金属战略资源属性日益强化,各国针对关键金属矿物的竞争愈发激烈,频繁出台干预政策,意欲保障锂电材料上游资源的自主可控,引导锂电产业链本土化。2022年以来,智利、墨西哥等锂资源丰富的国家均提出推进锂资源国有化;2022年6月,美国与主要伙伴国家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旨在加强对镍、钴、锂等电池原料的供应链控制;2022年11月,加拿大政府要求三家中国锂矿企业剥离或撤销其在加拿大锂矿公司中的股权投资;2023年12月,美国政府发布《两党基础设施法》和《通货膨胀削减法》(IRA)指导意见,综合看来,从2025年开始,中国生产的锂、镍、钴、石墨等关键矿物出口美国应用到清洁能源汽车上将没有办法获得消费者购买补贴;2024年3月,欧洲理事会最终批准《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确保欧盟获得安全和可持续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增加欧洲在精炼、加工和回收关键原材料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电池产业链中下游企业也争相布局上游资源。近年来,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等企业持续在全球布局能源金属资源;特斯拉、宝马、大众集团、Steantis、雷诺、通用、福特、丰田等企业也通过直接入股矿业公司,或者绕过电池和材料厂直接与矿业公司签订原料采购合同等方式减少相关成本、保障供应,镍、钴、锂等能源金属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宣布扩建产能以应对一直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产能的加速扩张及释放,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落后产能逐步淘汰,行业集中化趋势凸显。

  由于锂电材料的品质高低对电池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叠加其认证周期以及客户绑定程度较深的特点,锂电材料行业呈现集中度较高的特点,根据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三元材料行业市占率CR3达到38%、CR5达到55%、CR10达到80%,分别较2022年提高3%、3%、1%。随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对锂电池性能要求不断的提高,正极材料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拥有技术与成本优势的锂电材料头部企业有望逐步构筑及强化竞争力“护城河”,同时借助产能、客户、资源等方面优势,通过长期订单加深与下游优质客户的绑定,进一步稳固行业地位,推动市场集中度的稳步提升。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汽车电动化进程领先,欧美等地区正加速追赶,海外锂电产业链空间庞大,同时对于本土化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为抢占更多市场占有率、应对海外政策变动,国内众多锂电材料产业链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经营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印尼、美国建厂;亿纬锂能在匈牙利、马来西亚、英国购地建厂;国轩高科(002074)落子泰国、越南、美国;中创新航出海葡萄牙;远景动力布局美国、西班牙、法国;瑞浦兰钧对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工厂的布局也已经提上日程;蜂巢能源将选址德国、泰国等等。材料方面,华友钴业、当升科技(300073)、容百科技等已在欧洲布局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项目。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3年末头部电池企业海外布局规划产能超500GWh。进入2024年,国内锂电产业链的海外布局将迎来“落地年”。据统计,2024年中国动力(600482)电池企业在美国的产能规划将超90GWh,日本将超20GWh,东南亚国家将超10GWh,德国和西班牙的产能规划均超50GWh。随着更多海外项目的落地投产,锂电企业将在新一年的行情中抢占先机。中国锂电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动力电池的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将变得愈加重要。当前欧美电动车汽车市场则呈现出“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态势。在此背景下,提前规划与多样布局,将成为中国锂电企业“出海”制胜、发挥竞争优势的关键思路。未来中国锂电公司实现经营国际化,不单单是在海外产能建设、主流客户拓展与绑定、长期资金市场融资方面需要规划,还将在安全供应链打造、技术及产品适应、低碳转型等多个角度迎接挑战。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向好、现有材料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趋成熟、资源供给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及钴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未来,随公司非洲资源开发项目的深入推进、印尼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的建成投产、衢州和广西三元材料项目的达产达标、韩国、匈牙利、摩洛哥等下游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的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将更突出。公司已具备与市场、与机遇相匹配的能力,将顺应产业高质量发展潮流,把握市场机遇,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在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提质进位、实现超越,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司发展整体思路:形成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为龙头,从资源、精炼、材料到循环回收的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海外资源、国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走出一条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三位一体”转型之路,加速推进公司高水平发展进程。

  “两新”是指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在原有3C锂电池领域应用的基础上,进入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能源领域。钴新材料:钴新材料保持领先。

  “三化”是指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产品高端化:做足高端化,即持续提高高端产品在总产品出售的收益中的比重、持续提高高端产品在客户端的采购比重。产业一体化:做强一体化,即持续增强产业链纵深的竞争力,通过一体化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碳排放,构建成本优势。经营国际化:做优国际化,整合全球资源要素,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产业贡献力量。

  2024年,公司将坚持转型发展、坚定战略导向,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本质,强化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变革,完善产业规划、深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体系,贯彻全面统筹、科技支撑、降本增效的经营思路,提升“质量、成本、效益”的三大要素,拓市场、增订单、提负荷,稳中求进、进中求胜,持续打造“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强组织建设、加快技术进步,贯彻实施“支撑产业、引领未来”的科创战略,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公司将逐步加强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领军人才、青年科学技术人才、高端产业人才为核心,实现产业链领军人才全覆盖;开门搞科研,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和外部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打造开放创新平台;坚持应用研究的思想,开展新能源锂电材料、前沿材料及未来动力材料的应用研究,致力于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运用,热情参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增强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聚焦高电压、高镍化的产品趋势,实现重大趋势、重点领域的IPD产品研发全覆盖;加强与客户的需求对接和联合研发,争一供、抢二供,提升产品研发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力攻关;在环境保护、制造质量、节能降耗、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强工艺技术、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全方面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增强技术积淀,培育和发展以高科技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

  公司将坚守经营本质、坚定价值创造,加强全面统筹、预算管控、计划执行、产业协同,拓市场、增订单、提负荷,确保公司生产稳定、经营有序、出货量稳步增

  在市场方面,公司将稳固提升中国市场、重点突破日韩市场、有序开拓欧美市场,扩大存量订单份额、抢夺增量订单机会,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产业链服务,发挥低成本资源优势、加强IPD研发支撑,进行全产业链渗透,全力争抢头部客户订单,提高重要客户供货占比。在产业协同方面,公司将统筹境内外各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加强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相互协同、有力支持,提升“质量、成本、效益”三大要素。在生产制造方面,公司将打造“极低成本、极高效率、极致能效”的极致制造体系,创建“标杆线、示范线”,建设一批标杆、培养一支队伍、创新一套方法,建立极致制造推进、管理和提高的长效机制。

  公司将坚持开放合作,践行“两集两化”的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完善产业规划、调整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打造面向世界的开放华友;坚定不移开发资源、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支撑转型升级、战略发展。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在达产达标、正常生产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印尼区,华越、华飞、华科等项目继续推进和完善矿渣堆场、矿浆输送管道、尾渣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华翔项目尽快建成、达产达标;重点推进与福特、淡水河谷印尼合作的Pomaaa项目。亚洲区与LG化学、POSCOFUTUREM等多个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启动建设。欧洲区匈牙利正极材料项目要打造成公司国际化的灯塔项目。国内衢州、玉林、成都、桐乡等地项目将根据市场变化等因素,对项目的产能规模、建设进度作出相应调整,项目单位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做好对应部署工作。公司将践行“合作共建、共赢未来”的发展理念,以价值创造、利益共享为原则,加强和深化与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创新合作机制、整合全球资源,以高水平开放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公司将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以管理变革补强管理短板,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创造管理价值。公司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增强财务预算、经营计划的约束力。根据精准划分、精准核算、精准激励的原则,按照利润、成本、费用的划分办法,划小核算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独立核算。按照精简高效、价值创造的原则,理顺管理体系、缩减组织层级、精简职能部门,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预防为主,压实安环责任,落实安环措施,强化安环工作,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保障公司安全发展。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经营质量和发展质量。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管控、海外专利保护,关注业务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防范ESG、合规经营、汇率波动等风险,确保公司经营稳健、发展安全。

  公司将深化落实“低碳绿色可持续”的转型战略,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制造,加强ESG实践,构建绿色供应链,增强公司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加强碳足迹管理,加大节能降耗、降碳减碳的力度,提高包括绿电在内的清洁能源使用占比。通过技术革新、工艺研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海内外各子公司广泛开展ESG实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投身公益事业,加强镍钴锂等矿产资源尽责管理,妥善化解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风险。做大做强循环科技板块,推广“废料换材料”的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再生模式,布局国内外循环再生业务,构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链。

  请投资者注意,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有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前驱体产品、镍钴锂新材料产品及铜产品。由于镍、钴、锂、铜金属受全球经济、供需关系、市场预期、投机炒作等众多因素影响,镍、钴、锂、铜金属价格具有高波动性特征,进而传导引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报告期内,钴产品价格整体震荡下行,镍产品价格、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铜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反之,价格的下跌也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未来镍、钴、锂、铜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及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大幅下滑或者亏损的风险。

  公司目前业务布局高度国际化,子公司的境外经营、镍钴锂等主要原料的采购及钴镍新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等产品的出口销售主要采用美元结算,因而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报告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上述结算方式总体给公司带来了汇兑收益,如发生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公司产生汇兑损失或增加经营成本,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公司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多为美元,人民币汇率变动将给公司带来外币报表折算的风险。

  公司的生产经营须遵守多项有关空气、水质、废料处理、公众健康安全的环保法律和法规,取得相关环保许可,并接受国家以及境外投资所在地有关环保部门的检查。近年来,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用于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改造,并按照国家以及境外投资所在地环保要求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但未来国际国内可能实施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更为广泛和严格的环保管制措施,公司的环保成本和管理难度将随之增大。

  公司组织研发了多种型号三元、单晶应用等系列产品,部分已经实现批量生产、批量销售,部分已获认证通过,但仍有部分产品尚在开发认证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预期目标的风险。同时,新能源锂电材料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更新升级较快,公司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率先突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公司在新产品研发、认证、销售方面不能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或者下游厂商选择或开发其他潜在技术路线,则有可能导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业务已形成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区域布局和资源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制造三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跨国跨地区、产品品种多、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不断拓展、产品数量不断增长、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如何建立并完善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投资管控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引进和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市场人才将成为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公司经营管理体系、投资管控能力及人力资源统筹能力不能随着公司业务的国际化扩张而相应提升,未来公司业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投资项目面临不达预期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终端市场主要集中于中国、欧洲、美国等地。公司基于行业特征,经营布局高度国际化,在印尼、刚果(金)、津巴布韦、韩国、匈牙利等地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电池材料制造等项目投资。受制于投资地所在国以及终端市场所在国的产业政策、政治、经济、监管、法律等不确定性因素,未来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应对并化解上述风险,则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相关诉讼以及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以及全产业链各环节产能的逐步释放,动力电池、锂电材料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叠加的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如果未来行业产能持续过剩,需求增长缓慢,则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发展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 和 成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里程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浦兰钧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创新航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当升科技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